什么是糖尿病并發癥?
通常,糖尿病病人就診時,醫生就會對病人說要認真服藥、堅持飲食控制、加強運動、做到自我監測,只有做到以上幾樣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那么什么是糖尿病的“并發癥”呢?
糖尿病并發癥是指糖尿病及糖尿病狀態時發生的涉及全身的急性或慢性病變,病變可涉及一個臟器、也可涉及多個臟器、多個系統,與糖尿病的病程長短及控制好壞有關。一般來說,糖尿病病程短,或控制良好者,可不出現并發癥,保持在單純糖尿病階段。相反,如果糖尿病病程較長,特別是長期得不到良好控制者,容易出現多種并發癥,而且,病變的程度也較重。糖尿病的并發癥多由長期的高血糖、高血脂、血液高凝高粘、內分泌失調、高胰島素血癥,尤其是動脈硬化和微血管病變引起的。并發癥涉及范圍廣、種類較多,常見的并發癥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非酮癥性高滲性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性心臟病、糖尿病性腦血管病變、糖尿病性肢端壞疽(俗稱“老爛腳”)、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糖尿病性腎病、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以及糖尿病引起的多種感染。其中,又以糖尿病大血管病變和微血管病變最為常見。
糖尿病并發癥是決定糖尿病患者預后的最主要因素,是導致糖尿病致死率和致殘率增高的最主要原因。因此,糖尿病并發癥的防治已成為世界醫學糖尿病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成為糖尿病患者,特別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為關心的事。
目前我們把糖尿病的并發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并發癥分為急性并發癥和慢性并發癥兩大類,狹義的并發癥指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癥。我們研究的內容包括廣義的并發癥所涉及的急性并發癥和慢性并發癥兩大類,研究的重點是狹義的慢性并發癥。
(一)糖尿病的急性并發癥
糖尿病急性并發癥實際上指糖尿病并發的急性代謝紊亂,往往是由于短時間內胰島素缺乏過量、嚴重感染、降糖藥使用不當,血糖過高或過低出現急性代謝紊亂。一般包括: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非酮癥性高滲性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昏迷。此外,一般認為糖尿病急性并發癥還應包括急性感染。
(二)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癥
通常情況下,醫生對患者講的糖尿病并發癥主要是指糖尿病慢性并發癥,即使是急性皮膚化膿感染等急性感染等并發癥,發病的基礎也是由于糖尿病控制不良長期持續產生的,應列入慢性并發癥。有人就要問了,糖尿病并發癥這么多,我怎么知道自己是患了哪種糖尿病并發癥呢?這個問題是關鍵。要是連自己是哪種糖尿病并發癥都不知道,就更別說什么糖尿病并發癥的治療了。那我們怎么知道自己有沒有患糖尿病的并發癥呢?臨床工作中,內分泌專家發現,影響糖尿病患者身體、工作、生活和壽命的糖尿病并發癥主要有以下多種:
1.感染: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狀態有利于細菌在體內生長繁殖,同時高血糖狀態也抑制白細胞吞噬細菌的能力,使病人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常見的有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等。
2.糖尿病腎?。阂卜Q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癥,是糖尿病常見而難治的微血管并發癥,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3.心臟病變:糖尿病人發生冠心病的機會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常見的有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病變是糖尿病很嚴重的并發癥。不想讓并發癥找上自己,你就要做好以下的內容:不抽煙,不喝酒。當伴有血脂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持續大于7%,出現蛋白尿、體重指數BMI>30 kg/m2的時候你就要當心了,心血管病變將要發生在你的身上了。
4.神經病變:是由于長期高血糖引起體內代謝紊亂、微循環障礙,造成神經缺血、缺氧而逐漸發生的,因此說它的基本病因實際上是由于高血糖沒有得到長期良好的控制。由此可見,它是能避免的。臨床表現為四肢自發性疼痛、麻木感、感覺減退,個別患者出現局部肌無力、肌萎縮。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則表現為腹瀉、便秘、尿潴留、陽痿等。
5.眼部病變:糖尿病病程超過10年、血糖沒有得到良好控制的病人中,大部分病人合并不同程度的視網膜病變。常見的病變有虹膜炎、青光眼、白內障等。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最不愿意患的糖尿病并發癥。因為在糖尿病并發癥的治療中,視網膜病變是最難治療的,而且也是不容易好的糖尿病并發癥之一。
6.糖尿病足:糖尿病病足是高發的糖尿病并發癥,俗稱“老爛腳”。是由于末梢神經病變,下肢供血不足及細菌感染引起足部疼痛、潰瘍、肢端壞疽等病變。那么出現了什么癥狀是糖尿病足的提前征兆呢?皮膚瘙癢、顏色變黑伴有色素沉著、感覺遲鈍或麻木等。那么很遺憾的告訴你,你患了糖尿病足。
為什么要加強糖尿病患者對并發癥的認識呢?因為糖尿病并發癥的治療關鍵不在于治療而是預防。前提是你要知道糖尿病并發癥,再者你要知道怎么去預防它。只要做好這兩點,我們相信,糖尿病的并發癥不會找上你或者會延緩找上你。